给孩子安全感有多重要!

呜帕幼儿园游戏教研中心
2021-03-06

姐姐的孩子今年刚上幼儿园,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刚进幼儿园的他不太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每天早上还没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情绪崩溃哭泣,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他才逐渐的适应,但是经常会拿着他最喜欢的小娃娃去学校,幼儿园的老师说:他睡觉的时候要抱着娃娃才行。其实,外甥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安全感缺乏的表现。

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我相信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它能非常快速地制服一个孩子,然而,带来的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以前听过一个家长炫耀自己的“绝招”,如果四岁的儿子调皮捣蛋,就把他关在门外,家长让他走,不一会孩子就会哭着敲门,喊:“妈妈,妈妈……”你再问他还敢不敢了,孩子就会哭着说:不敢了。这种最“有效”的绝招,本质是粗暴和冷漠,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你能想象到,这个孩子被关在黑黑的走廊里,有多无助。小孩子是很难分辨大人是真话还是假话,是气话还是实话的,大人口中吓唬孩子的玩笑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攻击和伤害。

关于有安全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个问题,我听过最好的一段解释是:“安全感就是能在小汽车的后座上睡觉。小时候,爸妈开车带你出门,到了晚上,你不知不觉在后座上睡着了。你什么都不用担心,爸妈就在前座上,他们负责忧虑一切。但是这样的时间很短暂,一不小心你就变成了那个坐在前面的成年人,而成年人永远失去了在后座睡觉的权利。”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与孩子互动时流露出的情绪、精神状态、说话语气,都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就像前面我小外甥的案例,刚进幼儿园的孩子很多都会这样,这种分离焦虑是很常见的,关键要看父母怎么做。有的父母见不得孩子伤心,会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不辞而别。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方法。很容易让孩子以为他是被抛弃的,有的孩子甚至会一天都处于惶惶不安中,就会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并且在第二天更害怕父母的突然消失。

面对和孩子分离,即使孩子大哭,也要主动告诉他:“放学妈妈就在门口等你”、“妈妈下班就马上回家了”,我们要鼓励孩子主动说“再见”,并且一定要履行我们的承诺,及时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这样次数多了,孩子就知道了我们只是暂时离开。


分享